为帮助储能产业链上下游深入理解这些标准,安可捷检测推出"集装箱储能系统标准解读专栏”,本系列将逐篇拆解IEC、UL、NFPA、GB 等权威标准。
上期分享标准是:AS/NZS 5139与电力转换设备一起使用的电池系统的安全性
本期聚集标准是:GB/T 36558电力系统电化学储能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2023年12月28日发布
自2024年7月1日实施
标准规定电化学储能系统应在-20℃~50℃的环境温度中正常工作,相对湿度不大于90%且无凝露。
对于海拔高度,一般要求不超过2000米;当超过这一高度时,需考虑介电强度的降低、器件的分断能力和空气冷却效果的减弱。
贮存环境条件要求系统能在-30℃~50℃的温度环境中贮存,含有液体的储能设备在低温贮存时,需要采取防止液体凝固的有效措施。
新标对功率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充/放电响应时间应不大于500毫秒,充/放电调节时间应不大于2秒,充放电转换时间应不大于500毫秒。
通过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接入电网的电化学储能系统应具备自动发电控制(AGC)指令响应能力,且需在200毫秒内达到最大可放电或可充电功率,提供紧急功率支撑。
系统无功率控制能力也显著增强,要求功率因数在0.9(超前)~0.9(滞后)范围内连续可调。
电压适应性方面,通过220V电压等级接入电网的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要求在不同电压范围内有相应的运行表现。
频率适应性方面,通过380V及以上电压等级接入电网的系统,在频率偏离正常范围时需有相应的响应措施。
特别是当频率低于48.5Hz时,储能系统应停止充电;当高于50.5Hz时,应停止放电。
新标对不同类型电池储能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提出了明确要求: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不低于83%,铅炭电池储能系统不低于78%,液流电池储能系统不低于65%。
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能量转换效率宜不低于80%,而电解水制氢/燃料电池储能系统能量转换效率宜不低于30%。
这些效率指标为不同技术路线的经济性评估提供了基准。
通过380V及以上电压等级接入电网的电化学储能系统,应具备低电压故障穿越和高电压故障穿越的能力。
通过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接入电网的系统应具备一次调频能力和惯量响应能力。
用于黑启动的电化学储能系统,其预留黑启动能量应满足各阶段电量需求总和,功率配置应满足正常负荷和冲击负荷需求总和。
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并网点的电能质量应满足谐波、间谐波、电压偏差等要求。
标准强调系统信息安全防护应符合GB/T 36572的规定,监控系统应具备与电网调度机构的数据通信能力。
系统接地方式应与所接入电网的接地方式相适应,防雷与接地应符合相关规范。
GB/T 36558-2023 不只是技术规范,更是电化学储能系统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它指明了性能衡量标准,也为行业示范了安全与效率兼顾的“模范路径”。
随着储能规模持续扩大,围绕该标准展开的技术创新、产品测试和系统集成将成为行业重要发展方向。
本系列文章将持续解读下列重点标准,敬请期待:
GB/T 36558电力系统电化学储能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B/T 44026预制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