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E R155/R156和ISO 21434 道路车辆网络安全

ECE R155/R156: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发布的强制性法规,是车辆上市准入的法律要求(适用于欧盟、英国、日韩等签署国)
认监委备案
具备法律效应
国际公信力
出证提速35%
当天申报
进度实时可查
15个检测网点
1v1全程陪审
5星服务体验
153-6682-2992

1. 标准/法规定位与关系

ECE R155/R156: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发布的强制性法规,是车辆上市准入的法律要求(适用于欧盟、英国、日韩等签署国)。  

  ·R155:核心法规,要求车企建立 CSMS(网络安全管理系统)并通过认证。  

  ·R156:配套法规,要求建立 SUMS(软件更新管理系统)并通过认证。  

ISO/SAE 21434: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与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联合制定的**技术标准**,提供网络安全工程落地的方法论与实践指南。  

关系:  

 R155/R156 是“法律要求”,规定企业必须建立的管理体系和车辆需满足的安全目标。  

 ISO 21434 是“实现路径”,指导企业如何开发符合法规要求的网络安全产品与流程。  


2. 核心目标:应对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挑战

防御恶意攻击:防止黑客通过车载网络、通信接口(如 5G、Wi-Fi)、云端服务器等入侵车辆,危害功能安全(如刹车/转向失控)或窃取数据。  

保障安全与隐私:确保车辆系统完整性、数据机密性(如用户身份、位置信息)和服务可用性。  

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覆盖设计、开发、生产、运维到报废的持续安全防护。  


3. 关键要求与框架解析

(1) ECE R155:CSMS(网络安全管理系统)

管理体系认证:车企需证明具备系统化的网络安全治理能力,包括:  

  风险评估机制(识别威胁、漏洞、攻击路径)  

  安全流程整合(从研发到供应链管理)  

  事件响应与漏洞修复流程  

  员工培训与审计机制  

车辆型式认证:新车上市前需通过网络安全测试,证明满足:  

  安全架构设计(如隔离关键系统)  

  安全通信(加密、认证)  

  安全启动、安全日志等基础防护  


(2) ECE R156:SUMS(软件更新管理系统) 

确保OTA(远程升级)过程安全可靠:  

  固件签名与验证(防篡改)  

  升级权限控制(仅授权方可推送)  

  升级失败回滚机制  

  版本兼容性与影响评估  


(3) ISO 21434:网络安全工程实践  

产品开发全流程嵌入:

  > TARA(威胁分析与风险评估):识别攻击路径、评估风险等级(基于影响/可能性),制定防护措施。  


4. 核心技术措施

纵深防御(Layered Security):  

  硬件层:HSM(硬件安全模块)、安全启动、内存保护  

  系统层:防火墙、入侵检测(IDS)、ECU隔离  

  通信层:TLS/加密认证、CAN总线过滤(如SecOC)  

  应用层:访问控制、代码签名、安全OTA  

密码学应用:非对称加密(密钥管理)、数字签名、安全哈希算法。  

持续监控:车载IDS、安全日志上传云端分析。  


5. 行业影响与挑战  

强制合规:自2022年起,出口欧盟的新车型必须通过R155/R156认证。  

重塑供应链:一级供应商(Tier1)需提供符合ISO 21434的组件,并纳入车企CSMS管理。  

技术挑战:  

 平衡安全与实时性(如自动驾驶系统)  

 长生命周期支持(车辆服役10年以上)  

 应对量子计算等新型攻击威胁  

成本压力:新增安全芯片、研发流程改造、持续运维投入。  


6. 构建“三位一体”安全体系

现代智能汽车安全需三大支柱协同:  

1. 功能安全(ISO 26262) → 防随机故障  

2.预期功能安全(ISO 21448/SOTIF) → 防功能局限  

3. 网络安全(ISO 21434 + ECE R155/R156) → 防恶意攻击  


ECE R155/R156 与 ISO 21434 共同构成全球车辆网络安全的强制性底线与工程实践指南,推动行业从“事后补救”转向“全生命周期主动防御”。** 车企需将网络安全融入基因,方能应对自动驾驶时代的复杂威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