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两个月,储能圈有两个明显变化:
✅ 业主对比价格更关心安全
✅ UL 9540A成了投标文件里的“隐藏门槛”
为什么这个测试突然“火了”?
因为——储能火灾真的太多了。
今年以来,美国、日本、韩国、欧洲都先后发生储能火灾事故,其中最典型的案例是美国亚利桑那州再度要求所有百兆瓦级储能项目必须提交UL 9540A报告,否则连并网审批都进不了。
与此同时,国内储能政策也在快速跟进。广东、山东、浙江、江苏等多地消防验收细则里,已经开始默认参考 UL 9540A 测试结果作为安全评估依据。
说句实话——不懂UL 9540A,就已经跟不上储能项目了。

UL 9540A,全称《储能系统热失控火灾蔓延评估方法》,它不是认证,而是一种真刀真枪模拟储能系统起火的测试方法。
核心问题就看三件事:
一旦热蔓延,会不会烧起来?
烧起来,会不会蔓延成连环爆?
有火和气体释放,能不能控制?
这不是PPT里的“安全设计”,这是往电池里打钉子、加热、过充、点爆的硬核测试。
往期干货分享:
项目案例:
储能出海热 | |
大容量储能 火灾频发 | |
资本审查安全 | |
工程审批卡壳 |

热释放速率峰值:
这是评估火灾严重程度的核心指标。测试会记录储能单元在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热量峰值,数据表明,合格的系统应能将热释放速率控制在相对较低水平。
火焰传播特性:
观察者记录火焰是否仅限于单个电池模块,还是会在模块间迅速传播。理想的系统设计应能有效隔离每个电池单元,形成天然的防火屏障。
烟气产生与成分:
专业仪器分析燃烧产生的烟雾密度和有毒气体成分,这对评估二次危害至关重要。
爆炸风险指标:
检测是否存在可燃气体聚集导致的爆燃现象,这是储能系统安全中最危险的情形之一。
通过对测试数据的综合分析,储能系统的防火性能可以分为四个等级:
优秀:火焰完全被控制在引发故障的单个电池模块内,相邻模块未受任何影响,热释放速率极低。
良好:火势局限在初始模块所在的标准机柜内,未向其他机柜蔓延,为消防响应提供了充足时间。
及格:火焰虽在机柜间传播,但传播速度缓慢,且系统提供了明确的火灾预警,允许人员安全撤离。
不及格:火势迅速蔓延至整个储能系统,并伴随爆炸风险,这类设计必须重新评估。
要通过测试,必须解决这三件事:
✅ 热失控早发现 —— 加气体传感器/早期BMS异常预警
✅ 热失控不扩散 —— 用耐火材料、物理隔热设计
✅ 灭火有策略 —— 用主动抑制技术(水喷淋/氮气消防/药剂喷淋)
做UL 9540A,不是去“应付测试”,而是把系统安全性真的做扎实。
简单一句话:标准是啥?
UL 9540 = 系统要“能卖”
UL 9540A = 系统要“能装且不出事故”
现在美国项目招标要求通常是:
✅ 先有 UL 9540A 测试
✅ 才能拿 UL 9540 系统认证
✅ 才能申请并网/保险/消防审批
守护最后的防线:UL 9540A如何评估储能系统的火灾蔓延风险?(本期)
国内方案的硬核要求:GB/T 36276等国家标准有哪些特色与亮点?(下期)
未来已来:探秘GB/T 44265钠离子电池技术规范的新趋势。